供應鏈永續管理

目標與策略

研華以創造雙贏的理念為核心,致力於建立物聯網供應鏈的永續生態體系。本公司係屬工業物聯網產業服務型態,主要製程為上游零組件廠商購入零組件,並於本公司組裝製造完成,再交付予客戶。由於產業特性,採購的品項繁多且高度客製化,目前供應商資料庫中約有數萬件以上的供應料種。為確保供應鏈穩定性與品質,了解其製程能力,研華定期進行供應商評核,包含品質性能及落實、技術製程能力、成本商務管理、在地供應鏈優先以及永續性。並隨時與供應商溝通,將企業社會責任及供應鏈永續管理概念融入評核規範中。期能經過研華的永續供應鏈管理,提升供應商的永續能力,成為研華長期持續的合作夥伴。此外,研華由營運長在公司重要營運會議上 (Meeting of Quality Management, MQM) 定期檢視供應鏈採購實踐及管理績效,期達到供應鏈永續管理目標。

研華產業價值鏈

重大主題管理方針

重大主題管理方針
重大主題管理方針

永續供應鏈管理目標

永續供應鏈管理目標
* 備註:重要供應商 (significant suppliers) 之定義為以下兩類型之供應商,年度採購金額高、關鍵原物料及無法替代之關鍵供應商,及透過 ESG 評鑑鑑別具高永續風險的供應商族群。

亮點專案 / 績效

亮點專案 / 績效

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組成

研華擁有多元且高度彈性的產品組合,產品廣泛應用於物聯網嵌入式運算、工業用電腦及其周邊設備、雲端運算、工業自動化及通訊系統等領域。因應產品特性與應用多樣化,研華的供應鏈體系亦相當活絡且緊密連動,所涵蓋的原物料類型包含 IC、印刷電路板 (PCB)、電子元件、線材、塑膠料件、金屬料件、 包材等。研華主要供應商類別分為物料供應商,以及保全、清潔及工程等承攬廠商等,其中物料供應商對營運與生產有明顯的影響,因此研華將直接交易的供應商定義為一階供應商,並依屬性分成兩個類別,包含直接材料供應商(與生產直接相關之材料,如主元件、機構零件等)和間接材料供應商(非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材料或輔助性耗材,如設備、包材、酒精等)。

為有效管理物料供應商與資源配置,研華依照供應商類型進行分類後進一步執行永續管理,供應商分類為:一階供應商、非一階供應商、重要供應商 ( 含重要一階及重要非一階供應商 )、戰略供應商,以及高永續風險供應商等,如圖標示。其中,戰略供應商及透過 ESG 評鑑鑑別具高永續風險之供應商,此兩類型供應商為研華定義之重要供應商 (significant suppliers)。研華目前鑑別的重要供應商共有 291 家,其採購金額佔比為 82.5%。

供應商組成

扶植在地供應商

為深化區域性策略合作,並降低製造與運輸過程對環境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研華持續運用在地化採購策略,歷年採購均以當地供應商為優先選擇;研華全球營運據點涵蓋六大區域事業單位(RBU),考量目前主要製造基地集中於台灣及昆山,本報告書中關於採購策略與績效之揭露範圍,將聚焦於台灣及昆山地區。整體而言,2024 年研華台灣在地採購金額為 109 億元,比率約 82%;研華昆山在地採購因部分電子、周邊原物料由研華台灣統購因素,在地採購比率約占總金額 43%*,較 2023 年微幅上升; 2024 年整體在地採購比例為 68%,彙整近年公司在地採購金額比例如圖所示。

研華台灣與研華昆山2023-2024 年在地採購比例

2022 年原物料供應商分布區域
* 備註:
1. 在地採購定義:研華台灣 - 交易對象為具有台灣營利事業機構統一編號之廠商;研華昆山 - 交易對象為大陸境內廠商。
2. 昆山電子料在地採購比例降低主因為 2020 年轉為自購策略,但自購供應商大多為註冊地在台灣的代理商導致。

供應商管理策略

研華認為可持續性供貨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承諾,並意識到地緣政治等挑戰對供應鏈的影響,因此,期望透過全球一致的品牌力,深化與全球客戶及合作夥伴的關係,致力創造企業永續價值,共同建立互利共榮的產業鏈。研華設有全球採購單位及品質管理單位執行供應商管理,以合作共生為基礎,管控選商基準與流程,進行風險評估、績效評估、稽核輔導、教育訓練與舉辦供應商大會,將永續性的要求落實於供應鏈日常管理之中。研華採購策略旨在分散採購風險與降低成本,故採取兩家以上供應商供貨,使彼此之間有替換性與競爭性;對於共通性高的電子料件,研華則建立替代零件 (second source) 管理機制;主要材料更建立安全庫存,預防缺料或品質問題導致之風險。研華以料階區分,指派專屬採購同仁分析市場訊息,透過定期檢視市場動態,並採取集中採購策略,建立戰略供應商清單,並關注供應商成本、品質、交期、持續供應等方面能力,提高合作效率,進而取得高品質物料與穩定交期。

研華除自身遵循 RBA 行為準則來評估營運中之勞工、環境與商業道德管理,同時亦主動要求供應鏈的永續性管理,要求供應商簽署「供應商行為準則同意書」,除要求完全遵守經營所在國家/地區的法律和法規外,並在勞動權益、健康與安全、環境、商業道德、管理體系等各方面之商業行為提出規範。同時,研華要求供應商透過簽署《供應商行為準則》承諾將永續要求傳達至下一階供應商,並以此推動供應鏈實踐永續理念,藉由實際行動打造更具韌性與影響力的供應鏈。

研華供應商管理策略

永續供應鏈管理

研華透過供應鏈管理平台(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RM)進行供應商生命週期管理,並進行供應商溝通管道統整,平台功能包含從合約的建立、價格/ 品質管理、新供應商稽核、既有供應商稽核等管理、訊息發布等,透過控管線上數據以推動線下改善成效,具體實踐永續供應鏈。

智能化供應商管理平台

研華供應鏈風險因應計劃

永續供應鏈管理執行方針

為落實研華採購與供應鏈政策,研華建構四階段供應鏈永續管理流程,透過每年持續滾動式精進及循環及退場機制,確保供應商符合研華的標準,並提升供應商的永續績效。

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永續性評選

研華針對供應商(包含新供應商與既有供應商)制定相關ESG 門檻,要成為研華的供應商,除需簽署供應商行為準則之外,亦要求PCB 供應商通過ISO 9001 及ISO 14001 認證。另外,為了理解與辨識供應鏈潛在風險,研華參考供應商選擇準則進行供應商篩選。篩選過程同時考慮永續性因子或業務運營角度,進而進行供應商調查與評估。其中ESG 篩選面向包含但不限於治理面、環境面、社會面、國家面、行業面及產品合作的商品面及業務營運相關性,占比為整體採購評估的26. 7%,並且列為優先選擇為研華供應商之條件,整體供應商的篩選項目包括以下:

供應商永續性評選

供應商風險鑑別與稽核輔導

供應商風險鑑別與稽核輔導

2024 年重要供應商ESG 稽核缺失與改善行動

2023 年重要供應商ESG 稽核缺失與改善行動

落實供應商評鑑與汰除機制

落實供應商評鑑與汰除機制

供應商精進計劃

研華於 2024 年持續推動供應商精進計畫,透過培力與訓練提升夥伴的永續能力,確保供應鏈符合 ESG 要求,並強化永續營運管理。針對不同供應商類別與需求,研華規劃多層次的培訓活動,包括供應商行為準則課程、供應商大會、碳管理課程及主題式工作坊,全面涵蓋環境、社會與治理議題,並強調實務應用與能力建置。2024 年共舉辦 3 場主題式工作坊,共計 122 人次、64 家重要供應商參與(佔重要供應商 22%),針對不同類型供應商規劃輔導資源,提供智慧能源解決方案、SDG議題及環安衛實務等能力建構課程,為供應鏈的永續發展奠基。

而 2025 年研華將進一步深化供應商永續發展能力的培育,除了精準投放輔導資源以持續強化基礎永續素養外,研華還將根據供應商的特性與需求進行分群與分眾管理,量身打造多層次、多主題的學習與交流機制,確保不同類型供應商皆能獲得最適切的支持。新年度計畫涵蓋再生能源、碳管理、生物多樣性及永續資訊揭露等核心議題, 並將透過中大型論壇、小型工作坊及針對高碳排供應商的專案輔導,提供更具深度與針對性的學習機會。此外,研華將攜手產業標竿企業、政府機構、學術單位及研究機構,整合多方專業資源,分享最新產業趨勢與實務經驗,協助供應商掌握關鍵發展動態與永續實踐策略,推動供應商與研華共同實現長遠的永續發展目標。

研華並實踐對採購人員及內部利害關係人 ( 包含:營運部門、ESG 企業永續辦公室、研發部門、財務部門、投資人關係部門、高階主管等 ) 的 ESG 教育訓練。2024 年實施課程包含如下類別:
1. 碳管理:加速淨零!企業內部碳定價的治理守則、永續倡議:掌握永續輪廓,設定科學減碳方針、企業永續標竿:邁向淨零排放低碳轉型
2. ESG 通識素養:世界與淨零的距離:全球永續承諾大體檢、企業永續必修課:ESG 從觀念到行動
3. 生物多樣性:企業永續的下一步!生物多樣性趨勢與框架、種樹就可以換碳權嗎?森林碳匯的美好與虛幻
4. 高階主管 ESG 課程:ESG 企業實戰案例、永續新商機課程

2023~2024 年度精進與培力成果

2023~2024 年度精進與培力成果
衝突礦產採購策略

鉭、錫、鎢和金(簡稱 3TG 礦物)是電子產品運作的關鍵材料。我們的全球產品組合,包括工業用電腦及其周邊設備、雲端運算與工業自動化、通訊系統、物聯網智能系統及嵌入式平台等,均高度依賴這些材料,特別是電子元件。例如,錫用於焊料,鉭用於電容器,鎢用於電子接點,金則用於電器連接塗層,這些組件都是我們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確保避免使用來自衝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CAHRAs)的礦產,研華嚴格遵循「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Code of Conduct」,並實施不使用衝突礦產政策。研華不僅自身承諾不採購來自 CAHRAs 的金屬,也要求供應商遵守該政策,確保供應鏈尊重人權,並不涉及參與衝突活動。截至 2024 年,研華的所有戰略供應商均已 100% 簽署「不使用衝突礦產聲明書」,同時研華的所有產品亦確保不含衝突礦產。

作為品牌公司,研華並不直接購買原礦或未精煉的 3TG 礦物。由於供應鏈涉及多個層級,一旦原礦經熔煉、精煉並轉化為錠、金條或其他礦物衍生物後,其來源難以追溯。冶煉廠與精煉廠(SORs)是原礦的集中點,處於供應鏈的最佳位置來確認礦源。與研華有直接合作並影響採購決策的供應商被視為戰略供應商,研華依賴這些供應商識別與評估供應鏈風險,並提供 3TG 礦物 SOR 的相關資訊。

研華持續遵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盡職調查指南」,作為「衝突礦產管理計畫」的基礎。我們透過衝突礦產調查表(Conflict Minerals Reporting Template, CMRT)調查供應商的礦產來源,確認 3TG 冶煉廠是否通過獨立第三方審計,如 RMI、LBMA 或 RCJ 等機構的認證。此外,研華已擴展零件供應商來源,降低風險,避免依賴單一供應商,並要求供應鏈建立多元採購渠道。若發現供應鏈中存在不合規的冶煉廠,研華將要求供應鏈改用經上述審計機構認證的合規替代冶煉廠, 並提交不合規冶煉廠的移除計畫,或協助相關冶煉廠通過獨立第三方的審核,以確保整體供應鏈的合規性與永續性。

衝突礦產採購策略

根據 2024 年衝突礦產的盡職調查結果,我們在供應鏈中確定了 222 家的冶煉廠,其中合格 - 符合「責任礦產確保計畫」(Responsible Minerals Assurance Process, RMAP) 標準 ( 或等效交叉認可評估 ) 的冶煉廠共 215 家,計畫參與中共 7 家,合格冶煉廠比率 96.8%。

衝突礦產採購策略
2024 衝突礦產調查冶煉廠分布

除 3TG 之外,2024 年起我們擴大調查的範疇納入鈷 (Cobalt) 與雲母 (Mica)。鈷是製造電池,磁性合金的關鍵材料,雲母則可用於電子產 品外觀塗料上。今年度盡職調查的結果,共鑑別出 83 家鈷冶煉廠以及 7 家雲母冶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