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的企業公民理念
研華以企業自身核心能力出發,應用 IoT 技術長期支持物聯網教育及各項創新永續教育,期能為臺灣兒、少、青,培育具備環境永續觀的世界公民。其中,研華文教基金會的行動呼應四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SDG 4(優質教育)、SDG 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SDG 9(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及 SDG 17(夥伴關係)。
於社會投資與教育文化公益面,研華推動永續教育與全民美學素養,除投入教育創新,鼓勵並主辦中小學校內永續教育推動計劃,並支持民間教育平台推動專案導向學習模式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另也持續投入資源協助專業學校、藝文團隊培養優秀藝術人才,積極推廣全民美學素養同步提升藝文產業發展,為臺灣增強藝術軟實力。
中長期目標
以「基於研華『利他』核心理念,研華文教基金會以促進智能幸福社群的發展為願景,結合企業利害關係人的參與,推動『建構物聯網產學共創』、『提升兒少永續意識與行動』、『推動企業與藝文合作共榮』三大發展主軸,落實成為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致力成為真善美的品牌企業」。
基金會以「以優質教育推動科技人文社群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以人才培育促成科技與人文並進的健全社會發展與為目標,持續深化研華核心能力與資源,有計畫地以「物聯網產學合作」、「創新永續教育」、「藝文與企業共榮發展」、「偏鄉慈善關懷」為重點項目進行年度目標推動。所有專案皆經由董事會審核通過,並依專案屬性與合適度,廣邀社區、員工、客戶與合作夥伴等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凝聚共識、擴大影響力。

經營者的話
隨著 ChatGPT 發表,生成式 AI 無疑是 2024 全球最火熱的話題,這一波 AI 熱潮,來自於算力大幅的提升並結合 LLM( 大語言模型 ),許多企業開始嘗試透過GenAI 進行文案內容生成,擬人化智能助理及智能程式碼開發等等,企圖提升企業的生產力。除了 Data Center 的 AI 應用推陳出新外,依據 Garner Group 調研,Edge Computing & Edge AI 的市場規模,將從 2023 年的 $131 Billion 成長至 $511 billion,Edge Computing 是研華長期以來的強項,我們將與全球主要的 AI 晶片廠合作,並鎖定綠色能源、智慧製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等,與夥伴提出相對應的 Edge AI 解決方案,具體的落實將於林口園區設置體驗館,並於 2025 年 5 月 Computex 對客戶發表研華於 Edge AI 的軟硬體解決方案,並讓客戶了研華將從全球工業電腦領導者,進化為邊緣運算和邊緣AI的全球領導者。
2024 年,研華在永續績效上持續進步,首先蟬聯 InterBrand 台灣品牌公司第五名,品牌價值達 9.12 億美元。上市公司治理評鑑,亦持續維持上市公司前5% 水平,並於 2024 年天下永續公民獎由第 12 名躍升至第 4 名、2024 年遠見ESG 企業永續獎項中榮獲首獎。DJSI 道瓊永續指數總體進步 3 分,於電腦、周邊與辦公電子設備產業 (Computers & Peripherals and Office Electronics) 名列第七。
面對永續領域新興議題的發展,特別是全球氣候變遷、企業脫碳化、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育、多元平等共融 (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DEI)、供應鏈減碳等議題,我們仍有許多待加強之處。展望 2025 年,ESG 企業永續發展辦公室訂定如下關鍵議題,結合外部專家、夥伴及內部團隊,持續性地驅動永續轉型:
環境面
- RE100 進程:RE100 進程:研華設定 2040 年達 100% 使用再生能源,並於台灣與合作方簽署綠電採購合約,整合電廠投資、自有綠電及轉供綠電的模式,預計未來六年內,供應約 4000 萬度綠電,協助台灣營運據點達成再生電力目標。其他海外自有大樓,包括北美北加大樓與南加新總部,日本北九州廠區,以自建太陽能光電板模式,以滿足辦公室用電 70~80% 需求。
- 試行碳定價,邁向脫碳化:為加速邁向淨零碳排,研華已啟動日、韓子公司2024 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專案。2025 年將推進至荷蘭子公司。研華並啟動碳定價專案,選定工業物聯網事業群為試行單位及拓展至所有事業群及營運單位。並開發 AI 產品碳足跡平台,以精確計算產品碳足跡與呼應永續原物料策略、減碳設計導入產品規劃等重要專案,積極邁向脫碳化。
- 生物多樣性與員工參與:研華於 2024 年第四季度起開始準備 TC(N)FD 整合性報告,預計於 2025 年發布,以便與國際接軌,並強化應對自然及氣候衝擊;研華在台灣地區亦辦理超過 6 場的生物多樣性及森林保育志工活動、研華荷蘭子公司更在營運辦公室所在地與非營利組織合作設置蜜蜂生態旅館及辦理員工參與活動。
社會面
- 推物聯網產學共創 Co-Creation 價值鏈:攜手產、官、學、研,助力青年就業與創業。透過 ACT 夢想家平台、ESG 影響力計畫與 PBL(Program Based Learning) 的永續教育行動;前者與外部利害關係人共創 ESG 商機潛力專案,後者結合 SDGs 精神與 PBL 做法,將永續素養從小培養。研華以永續教育、物聯創新、人文素養三主軸推動社會投資與共好,並首次透過貨幣化評估社會影響力。
- DEI (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 多元共融職場:研華做為一個營運橫跨 27國的國際企業,多元世代與背景的人才乃企業營運、創新勃發之基石。2024 年 DEI 活動規劃拓展至海外子公司、廠區人員、移工、及搭配年度主題節日執行,並強化文化智商培育。此外,HCM(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平台也將於昆山廠區正式上線,2025 年計畫將拓展至東南亞 5 個子公司與日本子公司。以高階策略角度啟動人才資訊數位轉型計畫及資訊視覺化,升級選用育留策略,讓全球研華人為永續智能地球創造價值。
治理面
- 資訊安全與風險管理:透過風險管理委員會,定義高風險項目及產生因應對策, 並 於 2024 年進行 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演 練。2025 年預計拓展至產品部門,建立產品部門的資安管理框架,包括充電樁專用板AFE-E350 及工業自動化系統 ARK-3534 兩項產品均已取得 IEC 62443-4-2 資安認證 (Verification of Conformity, VoC),強化邊緣運算設備與物聯網技術的資安防護。
- 發展永續智能解決方案:以本業為核心,與產業鏈夥伴合作,推出智慧節能管理系統 (iEMS)、智慧醫療、智慧工廠、智慧交通等永續智能解決方案,逐步提升研華永續經濟活動及其營收占比。參考 EU Taxonomy 框架計算出研華投入永續智能解決方案之營收占比55.6% 對減緩氣候變遷、增進氣候調適帶來正面貢獻。研華將戮力低碳創新,持續前行。
- ESG 永續治理:研華高階主管永續績效與正向機勵機制於 2023 年啟動,透過盤點海內外永續趨勢,KPIs 設定整合企業營運、風險管理、永續重大主題等,並制定永續績效指標,以驅動 ESG 當責管理及實績落地。2024 年也針對執行層制定 KPI 與獎酬計畫,期許透過激勵機制、讓 ESG 成果落地,共享精進成果。
- 永續供應鏈管理:為部署減碳行動,研華 Vendor Day 攜手供應商共同鎖定減碳及永續目標,表揚傑出供應商、持續進行供應商 ESG 培力教育。在 2025年並要求特定類別供應商著手組織碳盤查,共同為淨零願景推進。
研華將結合價值鏈及內外利害相關人,以企業永續行動落實做「永續地球的智能推手」願景。